思恩府科試院
思恩府科試院,座落于賓陽縣職業高中內、后山腳下,現為學校的琴房和美術室,是目前廣西保存得比較完整的近代科試院。
思恩府試院為磚木結構的傳統中式建筑,坐西北向東南,前后三座,左右兩邊有包廂。正中三座主體建筑寬各15米,前座深8.4米,中座深7米,后座深7.5米。左右包廂各寬32米,深41米。前座和中座之間天井兩旁各有一月門通向包廂,前座大門外廊兩側各有一個拱門,中座后廊兩邊各有一拱門通向走廊。兩邊包廂走廊有十根圓柱,其余為方柱。從柱頭基礅的石刻和房屋的建構形式,都可以看到傳統中式建筑的風格。試院分監考官殿、陪考老師房以及共有2400間封閉式考房的"試棚"。監考官殿立于"試棚"前面,分前殿、中殿和后殿,居高臨下,對"試棚"一目了然。殿的左右設有廊室,每側九間為考官憩室。陪考老師房在殿的正右方10米開外,各種設施的配套比較齊全。身居其中,仿佛又看到當年科試時,神情嚴肅的考官和那些皺著眉頭冥想苦想的考生,而青磚、碧瓦、石階給整個試院增添了幾許古樸和肅穆。
思恩府試院原以右江道行署改建,年月無考。至清乾隆六年(1741年),知州宋允升以試院傾圯詳請重建。八年(1743年)知州阮維章,二十五年(1760年)知州徐尚忠,二十六年(1761年)知府梁居震先后補修。之后六十五年,只是在遇歲科考試之前稍作檢漏修繕,未作大修,至道光六年(1826年),知府李彥章率先捐金,武(鳴)、賓(陽)、上(林)、遷(江)四邑士民爭出財力,大修擴建。咸豐八年(1858年)世亂而毀于寇。同治四年(1862年),知府熊壽山與邑紳陸生蘭、蔣承周等籌款重建,規模如舊。清末廢除科舉制度,興辦學堂,即就試院創辦"思恩府中學堂",后改為"賓上遷中學"。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為廣西省立第十二中學(即今賓陽中學前身)。
據資料記載,思恩府試院"三年兩試"以及"科考、歲考",應試生員即駐考于此。知府考核賓、上、遷三縣之士亦以試院就考。試院原有試棚僅1200間,隨著教育興起,人們科舉求官心切,應試生員倍增,試棚已不能滿足應考所需。知州李彥章于道光六年(1826年)大修擴建后,試院占地面積和試棚都比以前增加了一倍,規模如此宏大,足居廣西之首。遠到十二土司,近若十五屯所之生員,紛紛聚此應考,可見當時思恩府試院在廣西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教育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存遺址對研究清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有重要的價值。
定州貢院:再現科舉考試!
通過筆試面試進南京環境科學院是編制的嗎
一、通過筆試面試進南京環境科學院是編制的嗎
是通過南京市事業單位招聘的筆試和面試,那就是有編制的。
二、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怎么樣?
簡介: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EP)成立于1978年,是環境保護部直屬公益性科研機構,也是中國最早開展環境保護科研的院所之一。 研究所科研范圍涵蓋了生態保護與修復、自然與生物多樣性、農村環境管理、有毒有害化學品生態效應與污染控制、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流域生態保護與水污染防治等6個領域,21個研究方向。 據2017年6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研究所科研場所占地2.12公頃、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有在職職工330余人;建有三個部級重點實驗室,裝備有儀器設備千余臺(套) 。
三、南京綠色科技研究院待遇如何?
你好,正好我有個同學在那上班,周末雙休,五險一金這些基本的都有,還有年假,節假日福利之類的。
我同學他是博士,待遇不錯,你是碩士也不會差到哪去,你具體的專業和技能我也不知道,所以也無法給你比較準確的回答,工資這個還要靠自己去談才行。祝你順利!
四、南京園林大學屬于什么學校?
南京林業大學(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簡稱“南林”,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是一所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1]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屬重點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53],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58]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江蘇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以林科為特色,以資源、生態和環境類學科為優勢的多科性大學。
南京沒有南京園林大學這么一所學校,所以也就是沒辦法去評價。相似的南京有南京林業大學,這是一座省屬高校,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同管理建設。盡管不屬于985和211,但是在南京還是挺有名氣的。在全國的林業大學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特別是園林、森林工程、林業工程制造及自動化等專業是全國重點專業及一流專業。
甘肅農科院張掖試驗場簡介
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是一個具有較強研究實力的市級農業綜合研究單位,是國家油菜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張掖綜合試驗站)承擔單位,是甘肅省農科院河西創新基地單位。其前身是1955年5月成立的張掖農業試驗站,1959年6月更名為張掖專區農業科學研究所,2007年擴建為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至今已有50多年歷史,現隸屬于張掖市人民政府。主要研究方向和任務是:針對張掖市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以應用研究和技術推廣為主,重視基礎研究,強化科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著重解決全市農業發展中關鍵性的技術難題,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全院占地面積500畝,現有在職職工113人,其中科技人員67人。有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和高級農藝師17人,助理研究員和農藝師29人。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人,省優專家2人,省級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設小麥、馬鈴薯、油料、玉米、蔬菜五個研究組,以及1個國家級試驗站。
我院每年承擔10余項課題研究,其中國家和省部級重點攻關課題占40%左右。建院以來,共取得科研成果293項,獲國家、省、部級獎勵87項,在一些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輪回選擇法培育玉米新品種的研究、甘肅河西一熟制灌區噸糧田高額豐產栽培技術研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星火科技二等獎;合作完成的《小麥抗黃矮病生物技術育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灌膜土壤長期定位試驗研究處國內領先地位;利用重離子束小麥誘變育種技術在國內首例選育出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隴輻2號”已推廣到西北五省區,累計種植500萬畝,新增社會效益9.2億多元,為全省和我市糧食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
進入農業發展新階段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院創新科研思路,整合資源,調整研究方向,創新機制,與國內相關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進行多方位,深層次合作,廣泛交流。在國家“863”、“973”等重大科研項目的帶動下,瞄準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對農業科技的需求,克服困難,銳意進取,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加快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努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能力,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和引領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方向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我院在加強科學研究的同時,結合自身的實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全院各種科技試驗示范基點遍布全省,專業點常年保持5個,綜合點16個,開展技術承包、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加速成果的推廣應用。目前,我院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應用率達到50%以上,“十五”以來,平均每年創社會效益達500萬元以上,累計達13億元以上,有力地推動了全市農業科技進步。
新時期我院將認真實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堅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條路子,推動三大戰略,實現科學發展”的發展思路,發揚“務實、創新、精誠、奮進”的院訓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爭取把我院建成全省一流的農業科研單位,為解決“三農”問題共創輝煌。
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是一個具有較強研究實力的市級農業綜合研究單位,是國家油菜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張掖綜合試驗站)承擔單位,是甘肅省農科院河西創新基地單位。其前身是1955年5月成立的張掖農業試驗站,1959年6月更名為張掖專區農業科學研究所,2007年擴建為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至今已有50多年歷史,現隸屬于張掖市人民政府。主要研究方向和?
?務是:針對張掖市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以應用研究和技術推廣為主,重視基礎研究,強化科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著重解決全市農業發展中關鍵性的技術難題,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全院占地面積500畝,現有在職職工113人,其中科技人員67人。有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和高級農藝師17人,助理研究員和農藝師29人。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人,省優專家2人,省級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設小麥、馬鈴薯、油料、玉米、蔬菜五個研究組,以及1個國家級試驗站。
我院每年承擔10余項課題研究,其中國家和省部級重點攻關課題占40%左右。建院以來,共取得科研成果293項,獲國家、省、部級獎勵87項,在一些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輪回選擇法培育玉米新品種的研究、甘肅河西一熟制灌區噸糧田高額豐產栽培技術研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星火科技二等獎;合作完成的《小麥抗黃矮病生物技術育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灌膜土壤長期定位試驗研究處國內領先地位;利用重離子束小麥誘變育種技術在國內首例選育出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隴輻2號”已推廣到西北五省區,累計種植500萬畝,新增社會效益9.2億多元,為全省和我市糧食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
進入農業發展新階段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院創新科研思路,整合資源,調整研究方向,創新機制,與國內相關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進行多方位,深層次合作,廣泛交流。在國家“863”、“973”等重大科研項目的帶動下,瞄準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對農業科技的需求,克服困難,銳意進取,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加快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努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能力,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和引領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方向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我院在加強科學研究的同時,結合自身的實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全院各種科技試驗示范基點遍布全省,專業點常年保持5個,綜合點16個,開展技術承包、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加速成果的推廣應用。目前,我院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應用率達到50%以上,“十五”以來,平均每年創社會效益達500萬元以上,累計達13億元以上,有力地推動了全市農業科技進步。
新時期我院將認真實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堅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條路子,推動三大戰略,實現科學發展”的發展思路,發揚“務實、創新、精誠、奮進”的院訓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爭取把我院建成全省一流的農業科研單位,為解決“三農”問題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