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旅游業發展 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
導讀:江蘇省旅游業發展 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 1. 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 2. 江蘇省旅游資源概況 3. 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簡述 4. 江蘇旅游業發展情況 5. 江蘇旅游經濟 6. 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2004 7. 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論文 8. 江蘇省旅游業年度報告
1. 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領土面積大的沿海國家。我國位于太平洋西海岸,有著長達1.8萬公里的海岸線,主要沿海的省份有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在我國的漫長海岸線上,涌現出了不少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優秀旅游城市,比如遼寧大連、山東青島、威海、煙臺、浙江寧波、溫州。福建廈門、泉州、廣東深圳、珠海等。而同樣是沿海省份的江蘇,似乎沒有什么知名的沿海旅游城市,當然連云港因為花果山,還是有一定名氣。那么,這是為什么呢?江蘇省位于我國華東沿海地區,整個領土東部,由北至南,全部沿海。江蘇省的海岸線有長達4000多公里,但是我們從地圖上看,總共沿海的地級市也就只有連云港、鹽城、南通三個。而其城市像青島、廈門把中心城區都建在海邊的,沒有一個。正是因為這樣,這也就直接導致了江蘇沿海知名旅游城市少。江蘇省北邊的山東,南邊的浙江,海岸線上清一色的城市,唯獨江蘇卻只有三個?;鶖堤伲詳盗烤蜕倭恕?/p>
而究其根本原因,是江蘇大部處于平原地帶,地勢低洼,少有大山。蘇南是太湖平原,蘇北是高郵湖,境內河湖眾多,水系發達。東部沿海地勢更低,除了北邊連云港有點山以外,其他都是地勢低而平坦的地方。沒有山作為自然依托,很迎海發展起來。所以,江蘇沿海的三座城市,其市區離海邊都相對較遠。
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古代靠海發展起來的大城市不多。而就江蘇而言,城市發展都是靠江河湖,處在水運便利的江河湖岸邊。尤其是以長江,京杭大運河為最。江蘇的大城市基本上都集中在如今的長江沿岸,以及古京杭大運河沿岸。
雖然現代是處于海運時代,沿海城市發展都比較好。但是對于江蘇而言,內陸城市千百年來進行了歷史文化、經濟基礎的原始積累,城市格局早已形成。另外就是,江蘇靠近中國第一大海邊城市上海,對外貿易、貨物運輸都在上海進行,江蘇很難在新時代從上海那里搶過資源,把沿海城市發展成海港大城市。
基于以上幾點,江蘇的經濟、文化、商業、政治中心都遠離海岸線。江蘇原本就很難在海邊發展起大型城市。所以,知名的沿海旅游城市就更少了。
2. 江蘇省旅游資源概況
江蘇是中國古代文明、遠古人類、吳越文化、長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古便是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省區之一。江蘇擁有江淮、金陵、吳、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共擁有1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江蘇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名勝古跡遍布全省,全省13個城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同時也是中國5A級景區最多的省份。
江蘇下轄13市及其城市面積如下:
南京市總面積6587km2、
無錫市總面積為4628平方公里、
徐州市總面積11258平方公里、
常州市總面積4385平方公里、
蘇州市面積8488.42平方公里、
南通市面積8544平方千米、
連云港市總面積7615平方公里、
淮安市面積10072平方公里、
鹽城市市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
揚州市總面積6591.21平方千米、
鎮江市總面積3848平方公里、
泰州市總面積5787.26平方千米、
宿遷市總面積8555平方公里。
3. 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簡述
江蘇省經濟發達,旅游業發展水平也較高。旅游資源質量高,5A級景區居全國首位,旅游服務業發達,旅行社數量也居全國首位。入境過夜游客、旅游外匯收入、國內旅游人數、入境旅游人數、國內旅游收入等指標均居全國前十? ??其中,國內旅游收入居全國第二,國內旅游人數接待量居全國第三,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大省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江蘇的旅游資源特色主要有三個:一是江南水鄉古韻遺存豐富,有27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如昆山市周莊鎮、吳江市同里鎮、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蘇州市木瀆鎮、太倉市沙溪鎮、姜堰市溱潼鎮、泰興市黃橋鎮等;二是江南古典園林獨具特色,有“江南園林甲天下”的美稱;三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多,如聞名遐邇的南京云錦,蘇州蘇繡,蘇州桃花塢年畫,常熟紅木雕刻,無錫惠山泥人,常州梳篦,揚州玉器、漆器、剪紙,淮安博里農民畫,連云港貝雕,南通風箏等
江蘇形成了以觀光旅游為基礎、休閑度假為主導、專項旅游為輔助的旅游產品體系,成為境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同時,積極接收上海的輻射,加強滬蘇浙區域旅游合作,與上海、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相呼應,使長江三角洲地區旅游交通網絡更加完善。
4. 江蘇旅游業發展情況
四川排名第一:黃金周期間接待游客6782.2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9.04億元。
江蘇、江西國慶旅游收入均超400億元;
河南、貴州緊隨其后,位于“300億元梯隊”;
浙江、廣西、上海、廣東排序稍后,位于“200億元梯隊”;
另有遼寧、云南、北京、吉林、甘肅5省份國慶旅游收入超100億元。
5. 江蘇旅游經濟
到江蘇旅游,最體驗江南風土人情特色的旅游城市是揚州無錫蘇州。自然風景也是最漂亮的。揚州園林,蘇州園林,淮揚菜,小橋流水人家,揚州評彈蘇州評彈都是很有名氣。
住宿正常預算150左右一晚,可以網上預訂。
吃飯正常蔬菜15左右,葷菜35左右,特色葷菜60左右。早飯包子2元一個,特色面條15左右一碗,江蘇人早餐喜歡吃陽春面,就是青蒜或者蒜蓉醬油面6元左右
江蘇交通發達,高速公路國道四通八達,路況很好,高速公路一般0.5-0.6元一公里.國道都免費,以前的國道收費站都拆除免費了,市內交通2元一次。
景點門票現在也降了不少。揚州還有好多景點是免費的,比如宋夾城,三灣公園,曲江公園,荷花池公園。。。。。。
6. 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2004
江蘇13個省轄市:南京市、無錫市、徐州市、常州市、蘇州市、南通市、連云港市、淮安市、鹽城市、揚州市、鎮江市、泰州市、宿遷市。
江蘇,簡稱“蘇”,意為草木繁茂,魚米豐盛,歷來是我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通江達海,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因其境內原有“江寧”、“蘇州”兩府,故取其首字而稱“江蘇”。
江蘇山明水秀,名勝古跡遍布大江南北。省內以長江、大運河、太湖、海濱為主的風光,構成了“以水為主、以山水組合見勝”的獨特旅游資源。南京的六朝遺跡,蘇州的古典園林,無錫的太湖勝景,宜興的竹海洞天,徐州的秦漢遺跡,連云港的海城山水,淮安的平原風光,周莊的水鄉秀色都是名聞遐邇的旅游勝地。
江蘇自然景觀壯麗,山水相接水天一色,山、水、洞、泉,旅游資源豐富,有橫臥東西的長江,縱橫南北的大運河,煙波浩淼的太湖、洪澤湖,清秀俊麗的瘦西湖、玄武湖、云龍湖,有雄峙江邊的狼山、金山、北固山,龍盤虎踞的紫金山,神奇美妙的花果山;有千奇百怪的善卷洞、張公洞、靈谷洞、慕蠡洞、西施洞;有名揚天下的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湯山泉、江浦湯泉、浦口珍珠泉。
無論是泰伯南遷,吳越圖霸,還是楚漢相爭,十朝興廢,都給江蘇留下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蘇擁有上千年的寺廟、陵墓、距今數百年的城墻、名人故居,有匯聚歷代文物的大型歷史博物館、各類專項民間文化博物館、江南獨有的古典園林、歷代名人的書畫碑刻。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江蘇不斷地涌現出新景新點,眾多人文景觀和旅游度假勝地都為江蘇的旅游增添了一份新的色彩。蘇州樂園、無錫中視影視城、常州恐龍園、南京海底世界、擁有“神州第一佛”靈山大佛的無錫馬山太湖旅游度假區、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常州天目湖旅游度假區等,這都使您的“江蘇之旅”多了一份閑適與精彩。
7. 江蘇省旅游業發展概況論文
2017年江蘇旅游業年度報告出爐。報告顯示,全年接待境內外游客7.47億人次,同比增長9.6%;旅游業總收入超過1.16萬億元,年均增長13.6%;旅游業增加值5195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超過6%,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逐年提高。2018年,全省旅游業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積極加快重大項目落地,以提升游客滿意度。
8. 江蘇省旅游業年度報告
1、供給優質產品
促進國內大循環
鏡頭:當跨越千年的黃鶴樓遇上現代科技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夜色中點亮的黃鶴樓腳下,大鼓、二胡、琵琶奏響勇士曲,5D技術呈現出的飛鳥、錦鯉、龍門一一精彩亮相,帶來穿越時空的音畫對話,為武漢傳統文旅地標增添了新符號。幾個月來,光影演出《夜上黃鶴樓》一躍成為武漢新的熱門旅游打卡項目,為夜間旅游市場打開新窗口。
與此同時,武漢用文旅消費券提振消費信心,經濟復蘇成效顯著。武漢也因此成為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公布的第一批15個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之一,為全國的文化消費作示范。從“消費券”到“購物節”,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創新、特色發展,探索“新招”,積極培育壯大文化和旅游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費質量和水平。
文化消費與普通商品消費最大的區別是直指精神和心靈,劇場演出、博物館、視覺藝術、音樂、電影、節慶活動、體育休閑和旅游等,都直接反映居民幸福體驗和生活質量?!笆奈濉币巹潯督ㄗh》中提出“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就是要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加強文化市場體系建設。在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系主任邵明華看來,強調用市場去配置資源,能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通過文化精品的消費,最終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紅色文化的繼承弘揚、創新文化的激情迸發。
2、上云用數賦智
順應數字化大趨勢
鏡頭:辭舊迎新,B站的2021跨年晚會成為一個“破圈”的文化現象,一年前首次直播的人氣峰值就接近1億,今年人氣峰值高達2.5億,“人氣爆棚”。最讓人驚艷的是,今年的舞臺上,昆曲、秦腔、評劇、川劇、河北梆子、京劇等傳統元素與當代舞美藝術融合,不拘一格,大膽創新,展現“Z世代”數字文娛的創造力。
新生代在互聯網大潮中乘風破浪,傳統文化機構也隨機應變,紛紛上云、用數、賦智,加大新媒體、年輕化傳播。在疫情沖擊下,線上演出成了傳統演出行業不約而同的選擇。從最初篩選“庫存”影音資料播放到主動推出全新作品,線上演出逐步轉型,成為藝術機構逆勢而上? ?全新突破點。疫情期間,中山公園音樂堂首先在微信上推出了86期“線上音樂會”,還把延續多年的暑期藝術品牌“打開藝術之門”也搬至云端;國家大劇院的線上直播成為常態,“4K+5G”的技術提升,使古典音樂、原創舞劇都可在“空中劇場”欣賞,擴大了傳播的廣度,讓藝術與觀眾隔空相伴。
疫情加速了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倒逼傳統文化產業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云展覽、云演出、云論壇層出不窮;出版社變身為數據庫;讀者畫像更精準,數據營銷鎖定消費者。隨著文化和科技融合成為大趨勢,豐富的文化資源構成科技發展的重要內容支撐,科技進步也推動著文化形態和內容更新。為此,“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
未來已來,內容海量、技術迭代、體驗震撼,互聯網深刻改變著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在提升效率的同時,重構了商業模式和組織形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曉明認為,全球文化市場的“最大變數”是文化價值鏈深度重組,由單一的“管道模式”變為多樣的“網絡模式”,發展的壓力變成轉型的動力,求變求新的改革發展動能不斷積聚;全新的數字生態中,是截然不同的算法、玩法和活法。適者生存,唯有開放思想,廣泛合作,才能開創共贏之路,放大文化影響力。
3、文化同根同源
融入區域大發展
鏡頭:“到2025年,人文灣區與休閑灣區建設初見成效;到2035年,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2020年歲末,文化和旅游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11個專欄36個項目,統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游發展,明確了塑造灣區人文精神、推動文化繁榮發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優化旅游市場供給等幾方面任務,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新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七大區域發展戰略中,無形的“文化”舉足輕重:文化同根同源,增強區域合作的凝聚力;文化培根鑄魂,找到共同發展的向心力;文化賦能助推,放大區域協同的競爭力。
“長三角在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基礎上,形成了以文化市場要素健全、市場創新機制活躍為特點的長三角模式?!蹦暇┐髮W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顧江分析,上海文化金融發達,文化商貿以及高科技賦能文化業突出;浙江民營文化企業資源豐富,旅游資源、特色小鎮,互聯網和文化產業結合方面非常突出;江蘇的旅游業發達,歷史文化名城繁多;安徽鄉村旅游特色鮮明。三省一市既有共性,又有每個地方的獨到之處,互補性強,攜手共同做大文化市場。
從文化產業內部來說,要“獨善其身”,規范發展文化產業園區;從文化產業外部來說,要“兼濟天下”,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帶建設。長城內外、運河兩岸、長征沿線,文化精髓彰顯,2021年將穩步推進長城、運河和長征三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區域廣泛、主題鮮明,國家文化公園不僅將對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文旅融合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創造了實踐基地。
4、文化點石成金
振興鄉村大產業
鏡頭: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松桃苗繡的代表性傳承人石麗平,靠“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培養了近1萬多名繡娘,帶動了28個鄉鎮的3800名婦女就地就近就業,實現了“? ??著娃,繡著花,養活自己又養家”,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由于帶貧效果突出,石麗平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已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也成為鄉村旅游和鄉村振興的突破口。
“鄉村旅游業日益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發展鄉村旅游扶貧需要因地制宜,挖掘當地的特色資源,積極打造特色品牌?!蔽幕吐糜尾抠Y源開發司負責人單鋼新介紹,文旅部會同國家發改委推出了全國1000個鄉村旅游重點村,將培育一批優質的鄉村旅游品牌,還推出了全國300條各具特色的能讓大家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旅游精品路線,帶貧富民效應凸顯。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專門提到“發展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2021年鄉村旅游將繼續發力,融合一二三產業,助推鄉村振興。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鄉村旅游也在持續升級:第一階段是看田和吃飯的“農家樂”,第二階段是游玩和放松的“鄉村休閑”,第三階段是民宿和體驗的“鄉村度假”,第四階段是居住和生活的“鄉村旅居”,吸引更多年輕人、藝術家走進鄉村,讓鄉村更有活力。
文化點石成金,賦能鄉村振興。融入現代傳播,直播帶貨、短視頻記錄讓農村鄉野生活躍然屏上,人們可以隔屏欣賞田園風光,可一鍵下單采購農副產品,城鄉的距離如此接近。文化IP融入村味、村品、村藝、村趣,創意點燃鄉村,游客既可以感受田園風光,又可以體味未曾遠去的“鄉愁”,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鄉村既成為城里人詩意的“棲息地”,又成為農民致富的“聚寶盆”。
5、講好中國故事
服務文化強國大戰略
鏡頭:千年瓷都景德鎮依舊是全世界陶藝家的“圣地”,每年來到景德鎮的外國藝術家超過5000人。這些“洋景漂”在疫情期間依然情牽景德鎮,雖然不能來到中國,有的通過視頻參與線上教學和設計;有的在云上下單,讓國內人才幫助進行產品研發和銷售;有的還入駐線上陶溪川·景德鎮國際工作室,通過直播講座和線上藝術品商城等,拓展展示交流創作的新空間。
“洋景漂”因為傳統手工制瓷技藝而情牽景德鎮,自發對中國文化產生向往;而景德鎮的吸引力不僅在于陶瓷本身,更在于基于手工制瓷業衍生出的獨特中式生活方式。文化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凝聚了全世界喜歡陶瓷的藝術家。
“十四五”規劃《建議》要求,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
“中國不缺好故事,但缺少會講故事的人才和方法。特別要以外國人能聽得懂、感興趣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弊辖鹞膭撗芯吭涸洪L李向民認為,這樣的國際文化傳播,不僅是向國際社會展示民族文化,而且是在國家形象、對外開放、貿易投資、經濟效益、文化安全、尋求共識等方面尋求突破,在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凸顯中華文化所特有的基因與價值理念,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1年已經開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放大產業新格局,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大步向建設“文化強國”進發。
Hash:a0f268619d448e202547d4cbbcec87fd0543d1de
聲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